秋季调养 | 天干物燥,小心身体“起火”,及时补水防燥

来源:原创 发布时间:2021-09-29 浏览量:3038
  传承 / 传播 / 开放 / 包容 / 绿色/  健康
  做有情怀的医馆·有温度的产品

  渔父,2021,与你同行

  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,长沙市气象台日前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,“秋老虎”将在南方继续发威,高温天气重点转移到湖南和江西两省,气温将持续一周达35度以上,26日白天地面温度高达40度左右,晚间温度还有38度,大家好像又回到了三伏天,酷热难耐,国庆前后都将持续这种天气,难逃高温“掌控”。

  高温盘踞,火气未退,燥气持续,秋分前后更是全年最容易“上火”的时期,而2021年的秋天格外燥热。人们明显感受到天气极度干燥,心情烦闷不安,身体里水分不断被“蒸发”,口干舌燥,皮肤干涩、嘴唇脱皮,鼻孔带血,咽喉干痒疼痛,扁桃体反复肿大,睡眠不安,……这些都是秋季燥热导致的身体津液过度耗伤,人体阴津相对亏损,导致阴虚火旺,进而出现的一系类症状。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,起着滋养润滑的作用,津液不够了人体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。
  我们的身体若想避免秋天燥邪“火气”的伤害,我们就需要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,让身体滋润起来。为了让大家安然过渡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燥热,特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。

  
  第一、少量、多次、多样化补水。补水的途径要多样化,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,白天推荐适当喝绿茶、白茶、生普,一次饮用100—150毫升左右,温服或者常温,不建议冷饮。平时不要等身体出现干燥口渴等信号而一次饮用大量水,这样不利于肾,也会突然加重脾胃负担。因而提倡少量多次的形式去喝,这样有利于水分的吸收,能有效果解决身体干燥的问题。
  
  第二、自然界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,一物降一物。入秋以后,甜脆多汁的梨子成为人们降燥润燥,清热润肺的首选。建议用梨子煮水,比如冰糖炖雪梨,可加入适量百合、银耳、桃胶,陈皮,味道甜美的同时也具有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、养血生肌的功效,入药还能治风热、润肺、凉血、消痰、降火、解毒。也可以直接选用秋梨膏、枇杷膏泡水,入肺经,润肺止咳,清热化痰。不过特殊人群需要注意,体寒的人要尽量少吃,梨子性寒味甘,过量则会导致脾胃不适,严重者会出现腹痛,腹泻等情况。
  
  第三、秋天可以多煲汤,以靓汤补水,还能清补身体,两全齐美,简单又健康。比如无花果雪梨杏仁猪骨汤;老鸭虫草或虫草花汤,也可加杏仁、陈皮同煲。
  小儿可以每两周喝一次安秋汤:由焦神曲,焦麦芽、焦山楂、陈皮、乌梅、莲子、百合等几位中药组成,可以养肺润燥、开胃口、清热除烦安眠。
  
  第四、推荐几款适合秋季饮用的养生茶饮。
  1、生脉饮: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组成,为药王孙思邈所创,针对阴虚生热,心胸烦闷不宁、失眠、口渴、头昏、目眩、面赤等。具有清热生津,益气养心,此款茶特别适合职场长期高压、常加班、常熬夜的人士。
  2、参须麦冬茶:人参须,麦冬组成,每样5—10克,可以生津止渴,补气、生津,适用于气津两伤,短气,口渴,女性还可以养颜护肤,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。
  3、秋叶饮:桑叶,枇杷叶,大青叶组成,每样2—5克,蜂蜜煮水,老人、孩子当水喝代茶饮,补水同时还能清肺胃热。
  4、五汁饮:梨150克,荸荠200克,芦根50克,麦冬25克,藕200克。打果汁常温饮用。养阴生津,清热泻火,润肺化痰。秋天可常服。
  5、肉桂生姜柿子茶:肉桂2克,生姜15一20克,柿子饼2一3个,红糖或冰糖适量。将肉桂、生姜、柿子饼切块放入沸水中煮20分钟,去渣,根据口感加适量红糖即可饮用。生津止渴,润肺化痰,有助于降低血压,软化血管。健脾通便,滋润皮肤,此茶饮适合一般人群食用,也特别推荐大便干结者、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群等。
  最后,天干物燥,小心身体“起火”。此时一定不要忘了及时补水,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建立一套补水机制,水补好了,身体才能安然入冬。
  明医推荐
  
  刘红艳  ,执业医师 、执业药师
 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,中医世家,2005年开始系统学习和钻研中医经典著作,颇有心得,习惯运用经方和验方治疗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。擅长治疗妇科:月经不调(月经过多、月经过少、经期延长、经间期出血、崩漏、闭经),痛经,经行头痛,经行泄泻,经行乳房胀痛,经行急躁易怒,经行情绪低落,更年期综合征,阴道炎,盆腔炎;内科:感冒,咳嗽,发热,头痛,胃痛,呕吐,心悸,失眠,消渴,眩晕;外科:粉刺,冻疮,非淋菌性尿道炎,痔疮;儿科:感冒,咳嗽,发热,泄泻,厌食,食积,汗证。同时特别擅长运用中药药性进行食疗调理身体,熟悉中药的药性、药理和毒理,并能较准把握临床用药剂量。
  门诊时间:周四上午、周日上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