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祖贻 | 伏天将至,酷暑难当,防暑秘籍请收藏
来源:原创
发布时间:2023-07-07
浏览量:1473
传承/传播/开放/包容/绿色/健康
做有情怀的医馆/有温度的产品
渔父/2023/助力健康
夏至过后,表示天气进入炎热盛夏,这时人会排出大量的汗液,消耗很多能量,人体随着自然季节的变化而生理功能亦相应发生变化。自然界天生万物都遵循一个不变的规律,即中医所说的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,是说的人体生物环境必然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,谓之为“天人相应”。人必需遵循这个规律,违反了这个规律,人就会产生疾病。为了适应季节更替的变化,所以我们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必须遵循夏天的基本养生原则,就能安然度过炎热的盛夏。
安然度过夏季,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止中暑,抵御炎热、适当运动,饮食清淡、健脾益胃。
一、是保持精神宁静,不要贪凉
由于天气炎热,容易使人产生莫名其妙的烦躁。俗话说“心静自然凉”,一定要保持乐观情绪,心情要开朗;注意不要贪凉,夏季一般是夜热早凉,晚上不要因为炎热,睡觉时“赤膊上阵”,也不要为了一时的凉爽,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,这样容易受凉感冒,并影响脾胃功能。也不要睡得太晚,睡眠时间不够,第二天精神疲惫乏力;夏天出汗多,要及时擦干,更换衣服。因为排出的汗液是一些无机盐一类的废物,有利微生物的繁殖,引起“毛囊炎”,产生疖肿。
二、是注意饮食清淡,适当滋补
由于天气炎热,容易耗伤了人体津气。这时千万不要暴饮暴食,特别不加节制的吃冷饮食品和其它饮料,这样会损伤脾胃。也不宜吃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肥肉等,多吃清淡的食物,如绿豆粥、小米粥、水果、西瓜及新鲜蔬菜、鸡蛋汤等。还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品,以养精益气,如蜂蜜、核桃、酸奶、糯米、芝麻、红枣之类的食物。
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补,这也是夏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人们总认为只有冬补才有效,其实,夏季适当进补也是十分必要的,民间就有六月起伏吃雄鸡的炒仔姜的风俗,这是夏季进补的一个例证。对夏天患有重大疾病后的恢复期、妇女生育期、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,造成了体质虚弱、形体羸瘦、疲乏无力、头目眩晕、妇女形体肢冷等者,进补能增强机体的抗病功能。
有些疾病还主张“冬病夏治”的原则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各种痛症、就必须采用“病时治标,平时治本”的方法。这时进补,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,控制冬季病情发作,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目的。
夏季进补要讲实效,要注意进补时间、地点、环境、药物类别、剂量,不能盲目进补,否则会事倍功半,最好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补。天气炎热,进补时要选择在早、晚凉爽时服药,不要在活动量大时,大汗淋漓、口渴难忍时服用补益药品,这样会达不到效果。同时,选用药物时也要和冬天一样,根椐体质强弱选用药物,平时气虚症状就选取补气药物;有脾胃虚弱时就采用补益脾胃的药物。
中医有很多补益方法,一般分为滋补、清补、平补三种,夏天炎热,原则上不用滋补的方法,因为不利肠胃的吸收,会影响消化功能,临床上一般选用清补或平补,夏令暑热伤津,容易出现口渴、烦躁、头昏、眼花、四肢无力,这时须进行清补,如用百合、绿豆、西洋参、参须、麦冬、冬虫夏草、沙参、石斛等,单味或几味煎水代茶饮,效果很好。
根椐情况也可以平补,用平和缓淡之品,如人参、党参、太子参、黄芪、大枣、龙眼肉、莲肉、淮山、芡实、薏米、赤小豆、银耳等,但要控制好剂量。夏天酷暑难当,出汗多,易伤津气,所以往往出现食欲不振,精神疲倦,容易产生维生素缺乏症,出现口腔溃疡,口舌生疮,牙龈出血,这时可以用一些参须、麦冬泡开水代茶饮,也可以用绿豆煮稀饭食用。
三、是注意适当运动,增强体质
由于天气炎热,很多人很少参加运动。夏天适当参加运动是非常必要的。运动选择早晨锻炼,早晨空气新鲜,天气较为凉爽,时间掌握在半小时之内,不宜做剧烈运动,如果是上班一族,就要利用工作休息时,适当开展一些活动。
运动可根椐各人的体质不同,选择运动项目亦不同,年轻力壮者,可以打蓝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跑步、体操等,年老体弱者选择太极拳、太极剑、跳舞、散步等。运动之后,最好洗一个温水澡,既可以去掉汗渍,清洁皮肤,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。还是那句话:生命在于运动!
在酷暑难当的夏季,只要我们遵循上面的几条养生原则,我们一定能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