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渔父案例分享

李红辉 | 特应性湿疹缠绵难愈,中医内外兼治显奇效

来源:原创 发布时间:2022-10-17 浏览量:2609
  传承/传播/开放/包容/绿色/健康
  做有情怀的医馆/有温度的产品

  渔父/2022/健康续航

  近日,快满12岁的女孩琦琦(化名),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找我复诊,奶奶说,琦琦身上的皮疹都消退了,现在还有些微痒,请你继续开几副中药。琦琦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就患上了特应性皮炎,从此皮疹瘙痒缠上她有11年多了,为了解决琦琦的心头之患,家人带她四处求医,大医院、名教授、土单方,均没有明显效果,在我处治疗10余天后,折磨了琦琦11年多的痒疹第一次消失了,从童真般的笑容可以看出琦琦内心是有多么的欢喜……
  特应性皮炎(AD)又名特应性湿疹,曾称为“异位性皮炎”、“遗传过敏性皮炎”,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炎症性皮肤病,临床上以皮肤干燥、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点。
  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幼儿期,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%,该病呈慢性经过,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,但也有成年发病者。

  近年来,特应性皮炎发病率有所升高。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具有病情反复、治疗困难等特点,尤其容易侵袭婴幼儿,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,但是,由于临床诊断率低,公众对特应性皮炎的疾病认知非常缺乏。
 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,目前研究显示与遗传因素、免疫异常、环境因素、皮肤屏障功能障碍、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。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,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。
  中医称特应性皮炎为四弯风,认为其发病主要有内外2个方面的因素。其中内因即体质因素是发病的根本原因,患者多表现为禀赋不足,脾胃失调,肌疏表虚;外因是本病的诱发因素,如感受风湿热邪、食用鱼腥发物等。
  四弯风的根本病机是脾虚湿盛,生风、化热、化燥。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的原则,急性发作期以清热除湿、祛风止痒为法;慢性期以健脾除湿、养血润燥为主。

  中医辨证论治
  一、湿热蕴肤证,多见于儿童期及成人期的急性发作期,皮损以红斑、红丘疹、水疱或丘疱疹为主,热作痒,滋水浸淫,或糜烂结痂,自觉瘙痒;身热心烦口渴,大便干燥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或濡滑。抓破后出现糜烂面,少量渗出,结痂,便干溲黄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滑数。治以清热利湿为法;儿童应用消风导赤汤化裁,成人宜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。
  二、脾虚湿蕴证,多见于体质瘦弱的婴幼儿患者,往往反复发作,时轻时重,久病不愈;皮损表现为多发丘疱疹,颜色暗淡,少量渗液清稀,或有淡黄色结痂,或以结痂浸润的斑片为主,自觉瘙痒;常伴有神疲肢乏,脘腹胀满,纳呆便溏,口中黏腻,舌质淡,苔白腻,脉濡缓或滑。治以健脾利湿,润燥止痒;方剂用健脾除湿汤或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。
  三、阴虚血燥证,见于各期病程较久的患者,皮损轻度浸润;或患处为散布丘疹、抓痕、血痂等;伴剧烈瘙痒,舌质暗红少津,苔少,脉沉弦。治以滋阴润燥止痒。方剂用四物汤加减。
  临床实践证明,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有独特效果,中医内外结合治疗(内服+外治+护理)是控制特应性皮炎发作的重要手段。

  再来看另一个实例:亮亮(化名),男,9岁,患特应性皮炎已8年,每次沐浴后就痒到受不了,秋冬季节干痒更甚,甚至痒到睡不着而影响学习,每次用皮质激素能控制症状,但一个月后就会失效,因此求诊我处寻求中医治疗。
  体查患儿四肢、胸背等处皮肤干涩脱皮、无渗液流出,苔癣样斑块及网状色素沉着,皮肤有增厚变暗等现象。舌苔薄黄,脉浮细,中医辩证为血虚生风夹瘀,依患儿体质予以活血祛风止痒,用四物汤加白鲜皮、刺蒺藜、炒槐花、土茯苓、威灵仙、皂角刺、苦参、黄柏、乌梢蛇等组方。中药调养,及擦拭适用特应性皮肤炎的乳液,综合调理约一个月,患儿干痒感消失,仅在季节交替时,症状才会偶尔复发,但瘙痒症状明显减轻。
  特应性皮炎患儿的日常护理也很重要,只有治疗和护理并重,才能有效的控制特应性皮炎的发作。
  一、衣:由于患儿皮肤干燥、敏感,在衣物选择上以棉织品为主,宽松为宜。
  二、食:注意合理饮食,不要过饱,对过敏食物忌口,常见致敏食物有牛奶、鱼、虾、蟹等。
  三、住:居家环境保持清洁,室内温度适宜,尽量减少灰尘,不养宠物,不接触毛绒玩具。
  四、行:春夏季出门佩戴口罩、做好防晒,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、柳絮等。
  五、洗:避免热水烫洗,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,选择偏酸性的浴液,浴后即刻外用润肤剂滋润皮。孩子洗完澡之后,先用软毛巾轻轻拍干皮肤,避免反复摩擦,清洗并擦干皮肤后需在3分钟内全身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润肤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