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父节气|清明:风过无痕,雨落有声:在纷扰世界中守住清明

来源: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4-07 浏览量:36
  壹
  节气引
  清明之名,不止是“节”
  “天清地明,风暖草生。”
  清明,是春天的中点,是天地间阳气升腾最盛的时候。
  风过青原,雨落田垄,天地开始清透,人心亦当澄明。
  它不仅仅是一个扫墓踏青的节日,更是一场天地给予我们的节律提醒:
  你是否还与自然同步?
  你是否在快节奏中忘了慢下来?
  你是否还拥有身体的轻盈、头脑的清晰、内心的宁静?
  贰
  节气卦象·《风雷益卦》
  清明,是向下滋养的力量
  清明节气,对应《易经》中的风雷益卦:
  上卦为巽(风)——善行而不争,柔中有力;
  下卦为震(雷)——初动而有势,藏蓄能量。
  《风雷益》讲的是“损上益下”,意味着:
  不张扬、不膨胀、不浮躁,反而是成长的开始。
  就如清明之气,表面平静,却孕育万物,唤醒生命。
  真正的“益”,来自自省与清理。
  清明,不是让你向上攀爬,而是提醒你:
  先把身体疏通、把头脑安顿、把心灵整理——然后万物自生。
  叁
  三重清明
  让节气照进当代生活
  在纷扰中,守住心灵的一片清明。
  在浊气中,修得身心的一份透亮。
  “天清地明,风暖草生。”
  清明,不只是节气,更是一种关于“清与明”的提醒。
  春风渐暖,绿意渐浓,草木吐芽,天地俱生。
  这一刻,自然在复苏,生命在律动。
  但在都市的钢铁与屏幕之间,我们的身体、头脑与内心,真的“清明”了吗?
  ①身体清明——去除体内“湿浊”,轻盈如风
  春季湿气渐生,人常感困倦、沉重、易怒。
  尤其清明前后,气候多雨,湿邪最易困脾、扰肝。
  渔父建议:
  可饮用【渔父菊花桑叶决明子茶】,清肝明目,舒畅情志。
  外出踏青、太极慢跑,升阳祛湿、调畅气血。
  规律作息,顺应阳气升发,“夜卧早起,以养肝血”。
  身体如山川,清明时节不疏浊气,怎能春生万物?
  ②头脑清明——信息时代的静心练习
  我们每日接收成千上万条信息,却很少停下来思考一句话。
  大脑常常像浏览器开了三十个标签页,焦虑与疲惫并存。
  渔父建议:
  每日留出10分钟静思时间,哪怕只是安静坐着。
  不回复、不滚动、不输入——只呼吸、只存在。
  书写节气日记:写下你今日最真实的感受。
  清明,是提醒你关闭“信息洪流”的一天。
  你若静了,生活才会给你答案。
  ③内心清明——情绪的自我疏解
  古人清明祭祖,是对亲人的缅怀;
  而今我们更应学会,为自己“祭奠”沉积的情绪。
  那些未说出口的委屈、没来得及消化的焦虑、来不及悲伤的离别……
  都值得被温柔安顿。
  渔父倡议:
  清明节,为“情绪立碑”,为“自己需要放下的扫墓”。
  把痛苦的记忆写下来、烧掉或埋在土里,交还给大地。
  深吸一口气,对自己说:“我放下了。”
  内心清明,不是没有情绪,而是你学会与它们共处,不再被它们困住。
  肆
  节气与科技·清明
  是人类无法编程的节律
  在AI可以创作诗歌、作画、陪聊的今天,我们仿佛越来越“智能”。
  但我们依然无法:
  让春天提前三天到来。
  让清明节气的雨,完全不落在节骨眼上。
  让人类的情绪,像代码一样一键清理。
  清明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——它提醒我们:
  只有真正停下来的人,才知道何谓“清明”。
  伍
  渔父节气养生:清明·天人之道
  清明调理五步曲
  中医讲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
  此时肝气当令,宜“养肝疏郁、宁神安志。”
  若情志不舒,易致:烦躁、失眠、疲乏、目涩头重、焦虑易怒等症。
  在节气转折处,最适合通过中医方式帮助自己“去浊、升清、养神”。
  1.调肝疏情:菊花、玫瑰、桑叶等茶饮,舒肝理气。
  2.升阳踏青:出门走动,晒背养阳,勿久坐沉郁。
  3.清洁作息:避免熬夜,顺应阳气升发之道。
  4.情绪疏导:与信任的人交流、不压抑内心、适当哭泣。
  5.静心练习:每日静心、做自己喜欢的事、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,沉静心神。
  陆
  渔父之语
  清明,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
  你不需要每年都去扫墓,
  但你可以每年都替自己的情绪、身体与记忆“清扫”一次。
  在这个节气里,请你慢下来,听听风,看看雨,
  在雨落无声中感受时间的序曲,
  在风过无痕中,拾回那颗柔软又清澈的心。
  请记得——
  为你的身体清一清湿热与沉积,
  为你的头脑清一清信息与杂念,
  为你的内心清一清情绪与执念。
  身体清明,是气机通达;
  头脑清明,是洞察人生;
  内心清明,是活出真实的自己。
  渔父国医馆,陪你在节气中守护身体、头脑与内心的清明。
  在草木之间,与你一同修得自在与宁静。